《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20-07-09 16:25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自2017年3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保障法》,牢固树立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理念,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大投入,努力构建“覆盖城乡、保基本、促公平、具有六安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政府保障职责落实到位。

一是抓政策制定,落实政策保障。近几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六安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六安市“十三五”文化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六安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等一系列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为全市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政府推动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经费保障。强化资金保障,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形成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2018年以来,全市财政资金对公共文化年均投入为2.8亿元,主要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购买、数字化建设、文艺精品创作、特色团队打造。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省级下拨的公共文化资金都及时拨付使用到位,县区配套资金都及时兑现。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落实队伍保障。我市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统筹管理和使用,配备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工作人员,设立三区文化人才、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村级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全市基层文化工作者2300余人,形成了结构合理、规模适当、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2019年出台《乡村社区群众文艺表演团队奖励扶持办法》(试行),对于促进乡村社区群众文艺表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

一是场馆设施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公共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支撑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高起点启动“三馆一院一中心”项目建设。2012年,皖西博物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市图书馆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目标建成国家市级一级馆,馆藏150万册,服务人群120万;市文化馆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标建成国家市级一级馆,配套800座剧院。县区级公共文化设施逐步更新升级,目前全市共拥有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6个、综合文化站140个、基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02个。各县区都在进行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升级,金寨县完成新文化中心建设,霍邱县、霍山县、裕安区、叶集区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基建项目已完成,进入装修阶段。建成后,县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将大大提升。

二是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自2016年起,六安市连续4年分别在城市和乡村打造“社区一家亲 文化进万家”和“美丽乡村行 文化乐万家”两大品牌文化活动。文化品牌活动立足群众需求,文化惠民,送戏进万村、广场舞大赛、民族器乐大赛、原创作品展演、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群众文艺调演、京剧票友节等一大批优秀项目,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质量的提升。两大品牌活动年均投入1700余万元,年开展活动3000余场次,320余万人次观看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完成了公共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的县级总分管制建设,依托县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的技术力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大提升,县区公共文化场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初见成效。市级院团保留有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县级保留有金安区黄梅戏演艺公司,两家国有院团在经营中充满生机活力。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创作了《杜鹃啼血》、《信义人家》、《美丽村官》、《青春作伴好还乡》、《大别山之恋》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省文化厅戏剧孵化计划项目支持,小品《纪念碑》入围全国群星奖决赛。金安黄梅戏演艺公司小品《七斤》2017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山路弯弯九十里》、《新梦》入选省戏剧孵化计划,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性。

四是文化惠民民生工程持续向好发展。我市针对文化惠民工程实际,采用“有的放矢”的方式,民生工程建设呈现出跨越发展。近年来,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已经全部免费开放,年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2200余场,年均公益电影放映23000余场,同步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建设、农家书屋更新出版物。2019年8月至11月,用时4个月,开展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督查,采取“四不两直”全覆盖实地走访了全市140个综合文化站,发现、整改问题200余项,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服务效能明显提升。2019年,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民生工程在全市33项民生工程考核中名列第一,获市政府表彰。

三、公共文化服务朝着标准化、均等化方面发展。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铺开。市级“三馆”建设基本完成。皖西博物馆、六安市图书馆对外开放,六安市文化馆试运行,大小剧场正在深化装修,即将使用。县级“两馆一场(图书馆、文化馆、剧场)”建设有序推进。140个综合文化站,其中一级站14个,二级站55个,三级站71个,每个站免费开放经费每年5万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88%,今年年底将达到95%。截止6月份,全市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02个。其中农民文化乐园标准169个,七个一标准121个,八个有标准1412个。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显著增强。全市每个县区都设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每个乡镇、街道都设有综合文化站,县图书馆、文化馆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都建立起总分馆关系,实现县内图书统一流转和资源统一调配。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88%,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在逐步缩小。

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逐步规范。

一是设施逐步完善。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公共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支撑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市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正在升级改造,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正走向全覆盖。

二是管理日益加强。建立一支基层文化队伍。目前全市有文化站工作人员400余人,招聘三区文化人才300余人、文化志愿者800余人、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232人、村级文化带头人482人,全市共有基层文化工作者近2300余人。每个村都有一支如广场舞、舞龙狮、唱歌、书法绘画等文艺队伍。定期进行服务效能检查。每年定期进行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暗访督查促进服务效能提升。定期进行人员业务培训。近三年来,市县两级每年都举办文化站站长、文艺业务骨干培训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六个有”标准制定出台《六安市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并在全市推广实施,要求已建成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标识、有管理制度、有改造计划、有特色活动、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文艺队伍,规范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暴发以来,我市公共文化场馆及时闭馆、有序开馆,开馆同时做好防疫消毒工作,控制人员密度。市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抗疫作品创作,市图书馆进行了抗疫线上线下展览,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高、活动丰富。文化部门在城市社区开展“社区一家亲 文化进万家”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社区一家亲·文化进万家”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有送演类、自娱类、展演类三大板块,经常举办办青年歌手大赛、“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民族器乐大赛、原创作品展演、京剧表演专场、社区春晚等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才艺更多的展示机会和平台。全市118个社区,每年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的节日”、“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开展活动达500余场次。文艺演出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丰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广大农村文化惠民民生工程成效显著。2015年以来,市文旅局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到新建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送戏演出121场。持续开展“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民生工程。每年通过县级政府招投标,每场次按不超过4400元标准,在所有行政村每年一场戏曲演出,全市每年共演出2200余场次。各级政府围绕中心工作、节庆日自主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农村年均开展文化活动2500余场,基本实现月月有活动、村村有演出。

三是扎实开展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2019年实施六安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项目。全年投入204万元,支持每个社区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我们的节日”和“文明城市创建”为主题,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各举办一场主题文化活动;每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招聘一名有一定文化特长的文明创城文化协管员,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文化活动。创排红色民歌剧《大别山之恋》,擦亮六安红色名片。全剧回顾了皖西革命历程,展示了六安红色历史,传诵了红色六安故事,再现了六安“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的革命史实,弘扬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

六、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六安市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成效显著。我市选择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为合作伙伴,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市图书馆采用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交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负责运营管理。六安市图书馆自2019年6月30日试运营至目前,共接待读者 85万人次,图书流通量128万册(次),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 352 场,其中省文化云审查通过 266场(今年疫情以来已开展线上活动 47场)。读者入馆数和月均阅读活动场次两大指标在全省124家市县级馆中均排名第一,今年5月被省厅评为安徽省“十家最美图书馆”。

二是市县两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每年市县两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送戏进万村”、龙虾节、桃花节、农民丰收节、荷花节、鲜桃采摘节等各类活动近2100场,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社会力量包括民营院团积极参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七、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提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近三年来,市县区每年都组织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市培训到乡镇文化站长,县区培训到村文化管理人员。2019年我市邀请省文化馆领导到培训班进行业务授课,学习培训如何开展文化活动,实现年年有培训,人人参训的效果。同时,选调一些优秀文化站长和文化人才到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央、省举办的专业培训班进行提升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二是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自2017年8月以来,我市建立“三项机制”、发挥“四个作用”,积极推进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建设试点提升服务效能,按照“县聘、乡管、村用”的原则,突出业务技能、兼顾知识结构,特别注重选聘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全市共招聘185名文化协管员和47名文物保护员。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月薪1000元左右,做到公共文化设施“有人办事”和文物保护单位“有人保护”问题。

三是选拔村级文化带头人。2019年按照“爱农村、有特长、会组织、人品好”的要求,全市共选拔村级文化带头人482人,发挥了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效的壮大了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力量。选拔“村级文化带头人”,是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有益探索。

四是扶持文艺团队,培养人才队伍。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纷纷组建文艺队伍,活跃基层文化。出台《乡村社区群众文艺表演团队奖励扶持办法》(试行)。市委宣传部每年拿出资金,对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群众文艺表演团队分成一、二、三三个等级,分别给予5万、3万、1万元物质奖励和相应的精神奖励,促进了全市群众文艺表演团体健康、可持续发展。2019年共计投入138.6万元,扶持乡村(社区)群众文艺表演团队63支,奖励群众文艺表演团队领头人28人,激活基层文艺力量。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