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A19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致公党六安市基层委:
贵单位提出的《打造皖西特色文化品牌 引领六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文旅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贵单位的提案对于加快推进我市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意义,我局将认真汲取建议,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不断挖掘红色资源内涵,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切实提升红色六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六安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保护挖掘,让红色资源“传”起来。加强规划引领。先后出台《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共六安市委关于推进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实施《六安独山革命旧址群保护规划》《金寨县革命旧址文物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在全省率先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立法,构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体系。加强资源摸排。开展革命遗址遗迹及纪念设施调查统计,全市现有革命文物286处(340个点),包括国保单位4处(18个点),省保单位21处(49个点),市保单位33处(36个点),县保单位203处(212个点),其中200处被列入省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另有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有586件,其中191件被列入省首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加强资源保护。实行文保单位责任人公示制度,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聘用文物保护员170余名全力保障重点文物、革命文物安全。先后实施保护修缮、陈列展览、红色旅游配套设施等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170余个,争取资金约1.75亿元。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成功入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全国仅15家)、全省唯一。
(二)丰富展示载体,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建阵地。在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等设立红色主题“红剧场”、红色文化专区、红色历史展示专区,推出“让文物说话 讲皖西故事”系列微视频,多渠道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文化“六进”活动,切实提升红色讲解员、导游专业素养,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导游词,开发《八月桂花遍地开》社教课程,建好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强推介。在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举办红色旅游推介会100余场次,成功举办红色之旅徒步大会、中国红岭公路自驾游大会等活动和赛事,开展大别山红色旅游、“粤港澳千人千里挺进大别山”活动;依托央视、安徽卫视等宣传“红色六安”城市品牌,加强与上海对口合作,4月份以来,已开行“乐游长三角·六安号”红色旅游专列4次,600余名上海游客开启大别山红色之旅;借助马蜂窝、“两微一抖”等平台,全方位展示六安红色文化旅游形象。重创作。创排话剧《历史的天空》、舞台剧《革命的种子》、大戏《淠史杭之恋》《新梦》等红色艺术作品。打磨提升红色题材民歌剧《大别山之恋》、黄梅戏《锁龙图》等多部反映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的红色艺术作品,组织庐剧《金刚台妇女排》、校园红色剧《少年蒋光慈》展演。引导舒席、临淮泥塑等民间非遗传承红色基因,推出红色作品参加全国非遗大展。
(三)提升利用水平,让红色旅游“火”起来。打造红色精品线路。建成2条国家级红色精品线路(六安-金寨-霍山、“红色新征程 立夏烽火行”)、省级1条、市级3条。9个红色景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15个红色景区列入省级名录。开展红色旅游创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红色旅游小镇3个。金寨县获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建成3A级及以上红色主题旅游景区13个,支持金寨“两源两地”创建5A级旅游景区。金寨县“坚持保护利用并重 助力老区脱贫攻坚”红色旅游发展案例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坚持创新融合发展。推进红色旅游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培育等一体建设,打造主题鲜明红色旅游小镇和集聚区。加大万佛湖、临淮岗等淠史杭代表工程利用力度,培育研学体验、湖泊度假等产品。培育红色文化产业,强化与教育、影视等行业融合,利用“三线厂”旧址建成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等景点。培育壮大配套产业。带动发展各类乡村和红色融合实体单位达2000多家,依托红色景区景点,建成八湾堂民宿、金寨携程度假农庄·大湾店等旅游民宿50余家,形成了金安画廊人家、霍山大别山人家、叶集果岭人家等地域品牌,金寨“两园一院”入选省十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市红色及乡村旅游收入比重超全市旅游综合收入60%。
二、下步计划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实施《六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六安市旅游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4年)》,构建“一核引领、三区同频、四带协同”空间格局,统筹推进大别山红色文化带、淮河文化带、国道312历史文化带、淠史杭水利文化带建设,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出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内涵主题、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系列红色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大别山红色资源内涵,丰富红色内容,力争将我市打造成全国知名、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
二是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加强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支持金寨县创建“大湾·两源两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完善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教育瞻仰系列旅游产品,推进红色纪念地景区化改造。提升皖西烈士陵园、金寨红军广场、独山革命旧址群等红色旅游景区内涵。培育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完善“1+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建设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旅游以及民俗风情旅游等多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加大以淠史杭工程、“三线”遗址、城西湖军垦文化等为代表的、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开发利用。培育和建设一批大别山红色研学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三是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挖掘皖西大别山红色文化,创新策划红色旅游活动,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全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推出一批红色电影、红色演艺实景演出等。积极推动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应用高新科技,探索应用VR、AR、数字化等高新技术,开发创意“红色旅游+”产品。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提升红色旅游产品质量品质。以红色旅游讲解员和导游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对红色旅游展陈内容和讲解内容的监督管理,增强我市红色旅游产品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介、促销和招商活动,链上合肥都市圈、长三角等重要客源地,开拓长三角以及湖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市场,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等活动开拓市场。利用大数据等手段,科学研判旅游市场,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以红色历史、革命故事、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等正能量内容为题材,增加现代表现手段,整合皖西地方戏剧、音乐,积极创作编排接地气、聚人气的红色剧目,重点抓好红色题材大别山民歌情景剧《大别山之恋》等剧目的宣传推广。打响“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大别山红色徒步大会”等活动品牌。实施六安市整体城市品牌形象推广方案,加强与国内知名旅游电商平台、旅游主流营销网络(平台)等新媒体、融媒体的合作,打造营销矩阵。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
联系人:董先锋
联系电话:0564—3379710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