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总结】全市民宿发展情况总结
近年来,我市民宿产业快速发展,民宿产业成为我市盘活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拉动旅游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16985个,优良级2421个,资源总量位居全省第一。红绿交融是我市旅游资源的底色。我市作为红四方面军主要诞生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同时大别山是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拥有天堂寨、白马尖等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横跨江淮两大流域、灌溉面积1000万亩的特大水利灌溉工程淠史杭。截至目前,全市拥有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26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2023年我市接待游客57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2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0.31亿元,4.5万户农户增收。民宿作为我市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之一,发展前景广阔。
二、工作举措
(一)高位推进,统筹发展。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生态原味·乡宿六安”旅游民宿工程,印发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旅游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六政办〔2022〕20号),对全市民宿发展工作作出了详细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民宿产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市政府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市领导率队赴上海、合肥等地开展民宿调研、招商活动,多次实地调度金寨、霍山等地民宿发展进度。市文旅局多次组织有关县区赴岳西、潜山、庐江等地调研学习,局主要领导调度民宿发展近百次。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建发展民宿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扶持,加速发展。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六安市加快“大别·乡宿”发展激励机制(试行)》(六政办秘〔2023〕48号),从2023年市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600万元,对每季度考评前3名的县区进行激励,营造了民宿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6个县区出台支持民宿产业发展政策,金寨县安排1.5亿对“一乡一宿”创建给予300万-500万元的经费支持,对新评定国家等级民宿最高奖励30万元。金安区对新评定国家等级民宿最高奖励20万元,通过合作社租赁、运营农村闲置房20户以上的给予30万元奖励。霍山县、霍邱县对新评定国家等级民宿最高奖励10万元。裕安区设立民宿产业专项奖补资金200万元。
(三)规范提升,引领发展。结合六安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发布《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地方标准,制定《六安市“大别·乡宿”管理办法》、旅游民宿集聚区、风景带建设导则,提升六安市民宿开发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评定两批“大别•乡宿”品牌民宿38家。制定《六安市民宿发展政策指引》《乡村民宿办证指南》,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城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推行“证前指导”服务,推动民宿各类证件“一网通办”,提升民宿开办服务水平,2023年全市新建成民宿中85%“四证”办理齐全。
(四)盘活资源,多元发展。通过政府主导、招商引资、村集体入股、能人创业、群众参与等模式,不断拓宽民宿发展路径。金安区利用乡村振兴专项债3.93亿元打造南山南·梦享村民宿集群,创新了整村推进民宿发展的建设模式。霍山县利用衔接资金等资金将闲置房屋打造的“漫宿·古桥人家”民宿,通过竞拍经营权方式,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余万元,年收益率达7%。金寨县与携程集团合作建设携程度假农庄民宿示范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民宿及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效应。推动乡村振兴、和美乡村等资金助力民宿发展,2023年,69家旧校舍、旧厂房、古民居、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被“腾笼换鸟”式改造,打造出“夏清·沧海桑田”“秋云·翔云揽山”“影·寓”“临水玉泉·醉饮山房”等民宿精品。
(五)加强宣传,促进发展。举办“车轮滚滚·春暖大别山”上海—六安自驾游活动、“六安号”红色旅游专列首发活动、800公里大别山风景道春季自驾游活动、安徽人游六安、六安人游六安等活动,将我市特色旅游民宿及旅游民宿招商项目作为推介重点。携程平台发放150万“皖美消费 乐游六安”文旅消费券,专项设置民宿住宿类消费券减免板块,开展月光音乐盒、天贶节等文化赋能乡村活动4.5万场次,持续释放乡村旅游消费能级。
三、发展成效
在省、市各级层面重视指导下,我市民宿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23年全市新、改建民宿104家、客房2138间、床位3254张,完成投资8亿元,初步形成大别山风景道等3条民宿风景带、张店镇等7个民宿集聚区。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民宿272家,充分满足游客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住宿需求。二是民宿品质不断提升。《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地方标准(DB 3415/T 48—2022)出台后,各民宿经营主体争先对照标准建设、提升。“民间自发”型民宿,通过小茶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设施打造,满足旅客多元需求。“景区配套”型民宿,利用景区差异化的食宿服务,链长补短景区服务配套。“休闲度假”型民宿,注重大别山地域文化的挖掘,在集聚发展、精致服务、网络营销等方面进行提质升级。目前,我市获评全国丙级旅游民宿5家,淼村湖心岛精品民宿等4家民宿被评为全省民宿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三是运营管理全面升级。先后引进了“黄山无名初”“上海沁居”“安徽农道”“浙江听涧”等知名民宿集团参与民宿运营,建设“听涧·不知周”“夏清·沧海桑田”等民宿精品,吸引了在上海、苏州、合肥创业的“名厨”“导游”“大学生”等返乡参与民宿发展,探索出“村集体+农户”“旅游企业+村集体”“政府+农户+企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带动成效日益显著。2023年我市民宿累计经营收入近1.6亿元,同比增长30%,直接就业人数2004人,带动就业1.2万人,带动农产品销售9046万元。“十一”期间,全市民宿入住率达80%,花开半朵、八湾堂等特色民宿入住率达100%。新华社、央广网等主流媒体持续报道六安民宿发展情况,民宿产业成为展示六安文旅形象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