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行动】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2024年政务公开专项行动任务清单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决策部署,推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市文旅局对照《六安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政务公开专项行动任务清单的通知》(六政务公开办〔2024〕14号)要求,对本单位任务分工进行了全面梳理,细化任务分工,形成了2024年政务公开专项行动任务清单,请各科室各单位抓好贯彻落实。
2024年4月19日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政务公开专项行动任务清单
类型 |
事项 |
目标清单 |
责任科室/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基础工作
|
1.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意见征集、采纳工作。 |
及时在市网站意见征集库公开征集意见,确保网上意见征集达到100%;做好意见征集的规范发布,排版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确保征集渠道至少包含意见征集库留言、信函、电话、邮箱四种渠道;做好意见征集库历史留言梳理展示,做好不予采纳及部分采纳内容的理由公开,全方位展示公众意见。 |
各相关科室、单位 |
6月底 |
2.做好政策文件的全面、规范发布,及时入库。 |
公开时标题、发文时间、有效性、咨询电话及机关、关键词等要素齐全;纳入政策文件库时,文件起草单位应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适用对象做好标签认领、指南编制、兑现事项确认等,便于公众检索、查阅。 |
各相关科室、单位 |
4月底 |
|
3.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摸清规范性文件底数并全面公开。 |
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专项和定期清理有效结合,根据市级统一部署及时公开规范性文件清理通知、清理结果通知;清理结果通知原则上要包含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失效(废止)规范性文件目录;网上公开的规范性文件与继续有效规范性目录相对应并按发布时间依次有序展开,失效废止规范性文件准确标注。 |
法规与行政审批科、办公室及相关科室、单位 |
4月底 |
|
类型 |
事项 |
目标清单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基础工作
|
4.提升文字解读质量,丰富解读形式。 |
政策解读材料要随文件同步签审,并于文件公开之后的3个工作日之内配套公开;文字解读在符合6要素的基础上立足通俗化、清晰化,注重政策背景、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的实质性解读;图片类解读立足新颖化、形象化,对庸俗化解读、形式化解读,一律重新解读;采用发布会、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加解读关注度。 |
各相关科室、单位 |
6月底 |
5.做好权责清单、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最新版本的公开。 |
权责清单、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栏目下只保留最新版清单内容并保持清单目录与权力分表目录相对应;保留最新版(2023年)清单,失效、无效信息需删除。 |
法规与行政审批科、办公室 |
4月底 |
|
6.做好行政权力运行指南、流程动态更新。 |
根据2023年版权责清单,及时更新指南、流程信息,确保事项名称、指南能够一一对应;每年实时更新并随事项目录及时变动;梳理政务服务网办事指南,避免出现不规范、不准确、不实用的问题。 |
法规与行政审批科、办公室 |
4月底 |
|
7.做好机构职能、政府电话簿等专题维护。 |
要确保市级专题展示内容、本部门公开内容与部门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存在变动的要及时更新。 |
办公室 |
4月底 |
|
类型 |
事项 |
目标清单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二、重点工作 |
8.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抽查清单、检查结果的及时全面公开。 |
梳理本单位最新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清单,在栏目中保持置顶;严格执行清单之外无检查的要求,年度抽查计划包括抽查比例、抽查频次等内容要与抽查清单保持逻辑关系;对2023年已公开信息进行排查,按照抽查计划中确定的时间、主体数量及时公开检查结果,省、市统一部署或交由下级单位开展无法自行公开的要及时备注说明原因。 |
法规与行政审批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
4月底 |
9.做好专项审计结果、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公开。 |
推进被审计单位公开问题整改情况,近三年被纳入市级专项审计的单位要及时公开问题整改情况。 |
计划财务科 |
4月底 |
|
10.做好建议提案办理专题式公开。 |
协力推进建议提案办理专题化公开,分类、分条公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按建议和提案序号有序公开答复办理结果,便于公众查找。 |
办公室及相关建议提案办理科室 |
4月底 |
|
11.加强个人隐私保护。 |
定期开展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学生资助等领域信息的隐私排查工作;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信息保护;全面落实信息公开“三审”制度,禁止出现涉及个人隐私及涉密内容公开。 |
各相关科室、单位 |
6月底 |
|
类型 |
事项 |
目标清单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三、专项工作 |
12.做好信息整合,及时清理历史信息。 |
逐一梳理信息公开网专题专栏,规范名称、页面设计、栏目内容;做好信息资源的转移和整合,原则上已经建立专题的信息可以不在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的栏目上再单独发布信息,采用外链跳转等形式在满足公众查询、办事的基础上避免专题专栏重复建设。开展历史信息专项清理,2014年之前公开的政府信息除继续有效类政策文件等确需继续公布的信息之外,办件结果、公示等其它类信息原则上可清理删除。 |
办公室 |
4月底 |
13.基层政务公开。 |
对照最新标准指引,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视四个领域年度“两化”考核方案,明确考评内容、时间节点,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年度对县区双向互评成绩当中;切实发挥日常考评的督促效果,原则上不采用县区互测的模式开展日常检查,通报问题应明确至指定领域的指定栏目,杜绝问题笼统化、形式化。 |
办公室 |
6月底 |
|
14.依申请公开 |
切实发挥市级平台监管作用,线下件在1个工作日内录入平台办理,实现线下无办件;建立依申请公开办理会商机制,开展依申请公开交流、学习活动,切实提高办理质量。 |
办公室 |
4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