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局2024年1-4月份工作完成情况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文旅局发布时间:2024-05-24 11:57
字号:

2024年以来,市文旅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旅游强市建设。1-4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约2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9.72%和9.85%。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亮点纷呈。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1万余场,22家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接待客流180.7万人次,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已完成“送戏进万村”工作395场;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霍山道士冲村等7个村入选省级“四季村晚”示范点,我市村晚工作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六安市乡村文化特派员”等5品牌活动获省文旅厅表彰。先后举办第六届群众文艺调演、第七届原创文艺作品展演、“江淮之春”2024六安非遗传承戏曲歌舞专场演出等,全市累计举办村晚293场,原创节目《咱们村里有村晚》《为梦想打上追光》参加文旅部、央视2024年小年“村晚”接力直播主会场活动。

(二)文物保护利用卓有成效。推进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以及文物项目申报和实施,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11个,目前已开工5个。推进考古发掘和规划保护,完成双墩一号汉墓本体保护一标段项目,二标段项目完成合同工程量95%,配合省考古所开展基本建设中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六安汉代王陵墓地保护规划》被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开展馆藏文物保护研究,配合安徽博物院举办“融汇四方 光耀江淮——群舒文化展”,“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入选第二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项目。加强与故宫博物院等馆际交流,联合皖西学院建设文创元素数据库,初步完成200个文创数据提取。

(三)非遗传承利用绽放风采。制定《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开展2023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9人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功举办非遗过大年、皋陶祭典、视频直播家乡年、清风茶会文化雅集六安文旅会客厅等品牌非遗活动。选调非遗产品参加国内外平台展示,翁墩剪纸、张玉柱剪纸撕纸艺术等作品入选省外事办征集展品。

(四)文旅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纳入省文旅项目库项目67个,年度计划投资48.39亿元,完成投资13.15亿元。纳入市亿元以上项目库17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43亿元,完成投资7.28亿元。纳入省“双招双引”平台文旅产业项目65个,金额125.25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8个,金额46.57亿元;已开工项目28个,金额50.64亿元;已投产项目29个,金额28.04亿元。纳统项目41个,纳统金额65.03亿元。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聆心谷·开元温泉度假酒店被评为全省“十佳落地项目”。

(五)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开展4A级以上景区“提标进阶”,天堂寨、万佛湖等12家旅游景区列入全省百景提升行动名单,全市新获批3A级景区4家,通过3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价并启动创建工作8家。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荐金寨县面冲村等8村申报省级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望春谷、大别山风景道霍山段入选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春季旅游线路。继续实施旅游民宿“1289”工程,设计“大别·乡宿”民宿集,获评首批安徽省“皖美金牌民宿”8家、“皖美银牌民宿”31家。积极推进业态融合发展,认定首届“六安特色伴手礼”16款,新增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家,天堂寨职工疗休养基地等6家单位入选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培育壮大文化产业,2023年度规上文化企业109家,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4%。

(六)市场矩阵营销活力迸发。以“春游江淮 请来六安”为主题,启动“十大场景”系列活动100余场,同步开展线上话题营销,持续位列全省“春游江淮请您来”声量榜前列,荣获2024“春游江淮请您来”优秀组织奖。对接召开合六文旅合作交流恳谈会、合六淮文旅同城化会商会,研讨出台三地文旅合作联盟方案。市县联动赴长三角、合肥都市圈等重要客源地城市举办文旅推介会10场,开行“乐游长三角·六安号”红色旅游专列3次,推送城市旅游欢迎短信约400万条。天堂寨、万佛湖等景区发放景区联动优惠券约423万元,拉动直接消费约5565万元。出台《长三角地区职工赴六安市疗休养优惠政策》,45家A级景区及21家精品民宿推出优惠措施。

(七)文旅市场运行安全有序。每季度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部署行业规范管理巩固年活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及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等,会同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门加强假日文旅市场监管,并聚焦旅游民宿、旅游包车、景区森林防火及旅游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等开展联合整治。开展文旅执法队伍行政执法质量提升年活动,推进“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市本级共出动执法人员1420 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560家次,立案21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印刷物品共计61余册。全市未发生涉文涉旅安全事故和重大服务质量投诉事件。

(八)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及全国“两会”等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实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零事故。推进全市应急广播终端建设,确保建设任务有序推进。推进非法卫地设施专项整治,拆除非法设施167套。推荐2023年度安徽省广播电视优秀文艺作品和安徽新闻奖(广电类)作品30件。

二、存在问题

主要体现在文旅产业“双招双引”方面,一是新增签约项目较少,目前今年新签约项目仅8个,仅霍山县、舒城县、裕安区有新增签约项目,其他县区无新签约项目。二是部分县区工作进度落后,市开发区、金安区、霍邱县项目数仅完成全年指导任务28.57%、15%和14.29%,霍邱县、金安区、叶集区项目总金额仅完成全年指导任务的13.97%、4.3%和1.78%。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文化惠民暖心工程。统筹资金举办好全市广场舞联赛、“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全市首届青年教师才艺大赛等活动,完成全年既定30余项重大文化惠民活动坚持落实月调度、月通报机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送戏进万村目标任务。

(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好2024年文保项目。修改完善《六安汉代王陵墓地保护规划》,抓好六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和阐释。加强馆际交流合作,开展各类主题社教和研学活动。持续开展文物建筑、革命旧址等文博单位消防安全巡查检查,加大文物保护工程安全监管。抓好非遗项目申报、传承人培养、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动态管理,持续提升“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品牌活动影响力。

(三)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推进大湾、六万情峡等4A级景区创建,实施景区“提标进阶”工程。推动迎驾生态、张家店、大别山 (金寨) 天马等旅游度假区业态提升,培育紫荆花、万佛山等旅游度假地。推进农文旅融合,改造一批休闲农庄、果园花园、农业产业园、休闲观光园,打造三产融合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一批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研学实践基地等。积极争创国家等级旅游民宿、皖美民宿品牌,打响“大别·乡宿”品牌,推动民宿产业品质提升,加快民宿风景带和集聚区建设。

(四)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继续举办六安文旅资源招商对接及推介活动,积极参加上海旅游节、五五购物节等重大文旅节庆活动,持续开行“乐游长三角·六安号”红色旅游专列。利用好新媒体开展文旅宣传,配合省文旅厅积极开展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举办好天贶节、荷花节、避暑节等特色活动。

(五)促进市场规范管理。持续开展行业规范管理巩固年、行政执法质量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定期会商研判安全形势,组织重点假日及暑期文旅市场明查暗访,会同多部门持续抓好旅游包车、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和出境游团队安全管理工作,强化督导涉山涉水A级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场所防汛备汛工作。组织文旅行业技能竞赛,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扫黄打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市文化市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可控。

(六)推动广电事业发展稳中向好。办好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抓好当前汛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工作。深入推进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推进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加强全市应急广播系统运用管理。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