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文旅局发布时间:2024-09-13 21:13
字号:

9月13日上午,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国伟带队走进六安市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解读《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情况,并与广大听众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现场听取和解答相关咨询建议。

直播过程中,秦国伟介绍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基本情况以及《办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并重点从八个方面对《办法》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规范市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对促进新时代六安非遗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下一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抓住新一轮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立足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目标,统筹推进非遗研究、保护、传承、传播。一是完善机制,抓好宣传解读。二是培养工匠,推动技艺传承。三是活化展示,促进交流互鉴。四是创新路径,助力非遗焕新。

在线上交流互动环节,秦国伟还就公众关心的中秋国庆假期文旅活动、文旅项目建设、旅游市场监管等相关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解答,并认真听取记录了广大听众和网友对我市文旅工作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市文旅局将依托《政风行风热线》等平台,不断加强与广大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倾听百姓心声,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群众诉求,加快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持续丰富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文旅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和旅游政风行风热线

上线预案

 

2024913

 

一、上线人员

秦国伟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陶  闻  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科副科长

冯佳露  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工作人员

李忠宸  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推广科工作人员

二、上线内容

1.秦局长向听众问好;

2.秦局长解读《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情况;

3.接受听众相关电话咨询,回答听众问题。


《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秦国伟

2024913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是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秦国伟,非常感谢各界媒体和广大听众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市文旅工作给予的关注和支持,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六安市广播电台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8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印发了《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六文旅202429,以下简称《办法》),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下我市非遗工作基本情况,并重点就办法》出台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向大家作通报和解读。

一、我市非遗工作基本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进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我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厚,近年来,市文旅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人类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项、省级24项、市级68项、县级202项;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0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39人、市级121人、县级195人;现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工坊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5个,市级非遗传习基地22个。

二、《办法》出台的背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为新时代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9年和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相继印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从国家和省级层面进一步规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机制为科学、系统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市文旅局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三、办法》出台的重要意义

《办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规范了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认定程序,加强了对市级非遗传承人的日常管理、服务和人文关怀,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六安历史文脉提供基础性保障,对促进新时代六安非遗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二十七条,明确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权利义务、评估管理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市级非遗传承人范围。《办法》规定市级非遗传承人,是指是指承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责任,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经市文旅局认定的传承人

二是规定了市级非遗传承人认定工作开展周期。《办法》规定市文旅局每两至三年开展一批市级非遗传承人认定工作

是明确了市级非遗传承人认定原则和认定程序。办法》规定认定市级非遗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请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定、公布等程序。

明确了申请市级非遗传承人应具备的条件。办法》规定了市级非遗传承人应在基本品格素养、核心技艺掌握、项目代表性、非遗传承、传承人及活动所在地符合条件要求。

五是明确了市级非遗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办法》规定市级非遗传承人享有传授、展示技艺,开展讲学、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等活动,依法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七个方面的权利,同时也承担有: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保护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收集、整理和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等六个方面的义务。

六是完善了市级非遗传承人的评估制度。办法》规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行属地管理,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每年市级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动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估考核结果作为享有市级非遗传承人资格、给予传习补助的主要依据。

七是规定了对市级非遗传承人的支持措施。支持措施主要包括:提供或协调必要的传承、传播场所;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指导、支持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整理、建档、研究、出版、展览展示展演等六个方面。

八是提出了对市级非遗传承人实施动态管理,并完善退出机制办法》规定了取消市级非遗传承人资格的具体情形包括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五种具体情形。

五、《办法》的亮点举措

一是申报标准、要求和程序等指引性内容更清晰具体。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市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途径等内容,为评审认定工作提供明晰的依据和标准。此外,在认定程序明确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定、公布等每一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确保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二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日常管理内容更明确规范。一方面,对市级非遗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予以明确,让传承人更好地享受相关权利,履行传承义务。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更加有利于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三是体现对非遗传承人更多人文关怀。对于因客观原因丧失传承能力或本人申请不再担任代表性传承人而被取消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个人,增加了“市文化和旅游局可以授予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传承人称号”的规定,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过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予以肯定和褒扬。在补助扶持方面,对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确有困难的市级非遗传承人,规定所在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帮扶,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资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抓住新一轮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立足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目标,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持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统筹推进非遗研究、保护、传承、传播。

一是完善机制,抓好宣传解读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动态管理制度。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是培养工匠,推动技艺传承。持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人才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扩充非遗人才队伍。鼓励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依托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工坊和传习基地等载体全方位培育人才,增强非遗传承后劲。

三是活化展示,促进交流互鉴宽非遗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持续举办清明皋陶祭典、“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鄂豫皖三省四市大别山民歌邀请赛”等特色品牌活动,推荐优秀非遗项目参加省内外交流展示活动,持续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活动,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创新路径,助力非遗焕新根据非遗项目存续、传承实际选择合理保护方式,探索“非遗+旅游”“非遗+电商”“非遗+教育”等融合发展路径,创新非遗活化利用场景,持续提升“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品牌活动影响力规划设计并推出一批非遗主题休闲、研学旅游线路,引导市民、游客深度体验,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为文旅融合、产业振兴注入非遗力量,提升非遗保护利用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听众朋友们对于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