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6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陈正文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是开展革命文物普查。每年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调查复核,动态了解掌握数量和保护现状。组织开展红色标语类、抗战文物资源、革命遗址遗迹等革命文物调查登记。全面推进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等工作,依据有关线索,新发现文物322处,其中革命文物203处。我市21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99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列入安徽省革命文物名录。遴选推荐刘淠西故居等7处革命文物申报安徽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将公布六安市首批革命遗址遗迹名录。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2023年以来继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谋划和实施,涉及文物本体修缮、“三防”、陈列展示、病虫害防治、环境整治等,重点实施了张家店战斗三纵司令部旧址修缮工程、鄂豫皖边区党组织联席会议旧址抢救性修缮工程、毛泽东视察舒茶休息室旧址展陈提升、储老庄古民居修缮工程(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旧址)、花凉亭战斗指挥所旧址维修工程等90余个项目,争取资金1.14亿元。
三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划定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线,提升红色资源保护法治意识,并积极推动《条例》贯彻落实工作。2023年,自条例实施以来,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成员单位职责,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调查、宣传工作,建立全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名录(拟公布),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等工作。全面落实“一单四制”制度,开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实现革命文物单位检查全覆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文保单位责任人公示制度,全面落实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落实文物保护员制度,聘用170余名文物保护员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设立文物保护标志,完善文物档案。
四是加大红色文化宣传。推出红色展览。加强对馆藏革命文物、六安水利文化等红色资源研究阐释,先后推出“鄂豫皖苏区货币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货币展”“红漫大别山—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艰难征程——鄂豫皖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特别展”“郭文寿艺术回顾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异彩同源水彩画四市联展”等10余场红色文化主题展览,其中,红色货币展荣获国家文物局等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项目;“艰难征程——鄂豫皖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特别展”入选2024年度安徽省博物馆系统精品展览项目库。加强宣传推介。建设运营“红色六安”微信公众号和“红源”网站,持续更新我市红色资讯和党史故事。连续举办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共征集作品1.5万部,全网点击量超25亿人次。创新推出鄂豫皖三省五市大别山民歌邀请赛群众红色文化活动,线上观看人数达29.6万人次。挖掘革命文物内生故事,打造“经典之旅 八月桂花遍地开”等革命文物主题游径16条,金寨县红军广场等42处景点列入省十佳革命文物主题游径。连续举办四届6场“红色记忆·我有传家宝”活动,共晒出72件红色传家宝。连续举办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和革命文物场所讲解员培训比赛,提升全市讲解员能力水平。打造红色精品。打磨提升红色题材民歌剧《大别山之恋》、黄梅戏《锁龙图》等多部反映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的红色艺术作品,组织庐剧《金刚台妇女排》、校园红色剧《少年蒋光慈》在市文化馆红剧场展演。开展红色文化“六进”等活动。在市图书馆设立红色文化专区,推进红色为主题的阅读空间建设。制作推出了纪录片《征程》,发布《我眼中的二十大》《红色传家宝》《这就是淠史杭》等系列微视频,宣传《红军公田碑》《一元银币》等近20个革命文物故事短视频,《刘帅的棉衣》获评“安徽省十佳革命文物故事短视频”。开发《八月桂花遍地开》社教课程,开展中国红岭公路自驾游大会等活动。开展六安红色歌谣征集工作,编印《六安红色歌谣抄录》,联合安徽少儿出版社推出红色传家宝漫画,联合《少年博览》杂志开设红色文化专栏,讲好六安红色故事。
五是加大区域协作配合。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赴长三角等重要客源城市举办“绿水青山,红色六安”文旅推介会10余场,开行“乐游长三角·六安号”红色旅游专列10次,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体验大别山红色研学、康养之旅4920万人次。在上海举办“红漫大别山——六安红色文化展”。实施松江—裕安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合作项目、青浦—舒城胡底烈士纪念馆提标升级合作项目,现均已竣工并对外开放。依托六安丰富红色资源和优美自然风光,推出面向上海市民设计开发旅游精品线路、“苏州-六安”5日游、赏花采果、大别山风景道自驾游、漂流季、清凉避暑等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金寨县加强与上海市青浦区相关单位合作,联合开展蒋光慈等金寨籍革命先烈在上海的历史事迹研究。加强两地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作,推动相关革命史研究;与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等青浦区红色场馆合作,助力金寨红色场馆达标晋级。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战略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工作谋划。紧抓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战略规划、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等重大规划和政策机遇,实施《六安市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等,策划一批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项目。突出红色旅游教育、产业和文化三大功能,巩固提升传统红色景区品牌和线路品牌,讲好红色故事。
(二)加大保护力度。常态化做好全市革命遗址遗迹普查、调查。指导县区编制申报革命文物保护项目,推进百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实施,及时抢救维修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该建则建、需修则修,能升则升、应保尽保。着重抓好全国重点革命旧址群、集中连片区域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的实施和开放。开展革命文物主题月活动,推出一批革命文物主题游径。深入开展革命文物“五进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三)促进开发利用。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战略发展定位,实施《六安市红绿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暨文旅强市建设规划》。指导支持金寨县争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围绕“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等革命文物主题游径,打造一批高标准、有影响力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汤家汇、独山等红色旅游小镇发展,提升皖西烈士陵园、大湾村、独山革命旧址群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品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展陈形式,打造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红色旅游产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64-3377160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