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情况
一、我市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情况
为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我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先后成立了市红色文化建设工作、大别山红色旅游工作等领导小组,指导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组织开展工作调研、项目调度,研究决策红色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2016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工作的意见》,就进一步提升六安红色旅游形象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我市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目标(即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带动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和振兴发展的示范地)。印发了《六安市十大红色文化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对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承提出了指导意见,明确了有关部门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今年还将要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意见》《六安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六安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配套奖补政策》《六安市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
(二)强化规划引领。近年来,为进一步理清红色旅游发展思路,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和利用,我市主要从编制规划入手,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目前,已完成《六安市红色旅游规划》编制,霍邱县制定了《霍邱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方案》,金寨县编制了《两源两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裕安区出台了《旅游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配合省文物局编制《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战略规划》,积极争取我市118处革命文物纳入《大别山区革命文物名录》。完成《独山革命旧址群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三)加强资源保护。一是通过调查摸底,进一步掌握我市红色文化资源实际情况,为深入推进革命文物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二是通过提档升级,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力度。2017年以来,我局先后开展了第三批市保、第八批省保、第八批国保单位申报工作,目前,我市第三批72个市保单位、第八批26个省保单位已公布,第八批国保单位全市已申报了26个等待公布,有力加强了对文物特别是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三是通过维护修缮,抢救性保护一批革命文物。修缮了国保单位金寨革命旧址群、裕安独山革命旧址群,省保单位霍山西镇暴动旧址、舒城新四军四支队旧址、金安张家店战役指挥部旧址、裕安苏家埠战役指挥部旧址,市保单位六安中心县委旧址、“三农”旧址、六安兵变旧址、金寨五星县政府旧址等。当前,金寨红25军和红28军旧址、六县联席会议旧址、霍山县决兴庵旧址等正在维修中。四是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聘用文物看护员,加强对重点文物包括革命文物的日常保护,确保了文物安全。
(四)加大资金争取。2019年以来,先后争取国家和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和旅游产业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约1.3亿元,市级财政专项文物保护资金162万元,主要用于革命旧址维修和环境整治、三防项目、陈列展览、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导览系统、旅游厕所建设等。同时,2019年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金安区张家店战役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全省仅5个景区),已获2018年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2516万元。
(五)抓好项目建设。2018年以来,我市编制红色文化保护项目70多个,涉及革命文物维修和环境整治、三防项目(安防、消防、雷防)、陈列展览、规划和方案编制等,初步建立了红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库。目前,已批复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保护项目50多个,预算近亿元。围绕全市红色旅游规划,狠抓红色旅游项目建设。金寨县已建成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党校)三期、汤家汇镇的红军街和主题广场项目、立夏节起义旧址等项目,小南京至金刚台红色旅游道路即将全线开通;霍山县新建鹿吐石铺大捷纪念园、烂泥坳拥军文化广场、西镇暴动纪念馆,目前均已对外开放;舒城县对舒茶人民公社景区进行了提升,对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旧址和政治部进行重新布展;皖西烈士陵园扩建完成并对外开放;张家店战役纪念馆正在实施展陈提升工程等。
(六)推动融合发展。坚持红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旅游小镇培育等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和红色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实现红色、绿色、蓝色和古色等旅游产品联动发展,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红色文化内涵,创新大别山文化、三线文化和淠史杭文化,加强红色旅游新业态产品开发,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和淠史杭精神,增强我市红色旅游的时代性、吸引力和影响力。搭建和完善六安旅游业发展“三网”(路联网、客联网、物联网),扩大市场半径,延伸产业链,努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乡村旅游,抓好景区品牌创建,推进智慧旅游工作。
(七)加强红色文化利用。近年来,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爱国主义、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利用革命旧址进行陈列展览,加强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二是协同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及展陈提升工作,积极扶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三是组织红色文艺创作、演艺,拓展红色文化资源利用。
(八)开展红色文化宣传。近年来,召开各类旅游推介会100余场次,开展“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宣传推介,大力宣传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和线路。更新全市旅游宣传片,丰富宣传内容,推出六安旅游邮册和旅游地图,重点宣传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展“重走红军路”、“沿着总书记足迹前进——挺进大别山之旅:金寨红军广场—金寨花石乡—独山革命旧址群”等红色旅游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六安红色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六进”活动,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工厂、进机关、进干部课堂,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谋划项目,加大向国家和省争取资金力度;强化多方投入,制定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和扶持奖励等激励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有实力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积极争取红色旅游专项资金和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靶向性,形成社会多元投融资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保护。继续做好对全市革命遗址、遗迹普查调查工作,逐一建档立卡。针对具体情况,该建则建、需修则修,能升则升、应保尽保,确保全市现存的革命遗址、遗迹得到保护、达标晋级、永续利用。继续推进全国重点革命旧址群、集中连片区域的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开放、利用等工作,有序推进革命旧址维修、陈展及提档升级工作,结合陈展等需要继续做好革命文物征集等。
(三)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全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区。支持金寨红色旅游景区争创5A级景区,围绕创建红色5A景区、建成红色“三地”的目标,实施红色文化广场、红色影视基地、革命博物馆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园4A级景区创建。进一步完善霍山西镇暴动纪念馆建设,打造鹿吐石铺大捷、舒传贤故居、土地岭大捷、青枫岭战役等红色旅游节点。谋划建设裕安区红色教育基地。
(四)进一步培育精品线路。一是即以金寨县委党校为龙头,把金寨县红军广场、革命博物馆、梅山水库——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群、横排头水利枢纽——霍山县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佛子岭水库等培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实境教育的精品线路;二是以九十里山水画廊和万佛湖环湖旅游道路为依托,把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金安区张家店战役纪念园和纪念馆、朱蕴山纪念馆——舒城县高峰乡新四军四支队旧址、舒茶镇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及九一六茶园、万佛湖等培育成安徽一流、全国知名的集红色教育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是以大别山国家风景道为依托,把金寨县汤家汇镇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接善寺、南溪镇丁家埠大王庙立夏节起义旧址、天堂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霍山县漫水河镇西镇暴动旧址、大化坪镇青枫岭中原突围旧址等培育成大别山红色旅游区考察红色旅游带动扶贫开发和振兴发展的经典线路。
(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推介红色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介、促销和招商活动,在中央、省级媒体上“落地生根”、长期播放,真正让六安的红色旅游“热起来”。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外张贴、播放红色六安宣传内容。二是演好红色剧目。以红色历史、革命故事、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等正能量内容为题材,增加现代表现手段,整合皖西地方戏剧、音乐,积极创作编排接地气、聚人气的红色剧目。重点抓好红色题材大别山民歌情景剧《大别山之恋》等剧目的创作生产。三是营造红色氛围。结合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工程和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工程,在城市公园、公共服务场馆、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场所,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的红色主题活动,推动让六安的红色氛围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