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火种播基层 初心如磐绽芳华
——记金安区“一线文旅人”韦云飞
六安市金安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作为金安区唯一一家国有基层文艺演出团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艺术创作和传播导向,宛如一颗明星,照亮着基层文化文艺的星空。韦云飞就是公司的普通一员,凭借对基层文化文艺工作热爱与坚持,从“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专业演员,从专业演员献身基层文化传播实践,每一步都践行着他对文化文艺事业的热爱和初心。
《大别山之恋》剧照
韦云飞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考入六安黄梅戏剧团(现六安市金安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时,他还是个典型的“门外汉”。初入剧团,作为非表演专业出身的新人,韦云飞倍感压力,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份工作做好。“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在公司里,他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十年如一年,坚持每天“吊嗓子、练步子、走台子”,日复一日地学、坚持不懈地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舞台保障到跑龙套,从小配角再到台柱子,逐步成长为公司优秀青年骨干。
近年来,他多次参加大型舞台剧目演出,先后出演了现代黄梅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大别山民歌剧《大别山之恋》、革命题材剧《新梦》等一批优秀舞台剧目,凭借优秀的表演才艺和演唱实力,广受观众好评。通过饰演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人物形象,生动讲述着发生在六安这片红土地上的传奇故事。出演小品《称爹》,曾荣获安徽省群星奖戏剧小品类三等奖,出演小品《查》,斩获2024 年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银奖。在2024 年全国 “村晚” 示范展示活动启动仪式上,他首次登上央视舞台,激情演唱了六安原创歌曲《咱们村里有村晚》,用歌声传递乡村的欢乐与活力,诠释了大别山地区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实现了从地方文艺到国家媒体的破圈传播。
登台献唱歌曲《咱们村里有村晚》
作为一名文化特派员,韦云飞先后两次被选派到乡镇文化站任群众文化辅导员。工作中,他经常登门拜访当地文化的“乡博士”“土专家”,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做好技艺传承。把“传文化”的使命变为“种文化”的自觉,多次指导当地群众开展“四季村晚”“村歌村舞”等一场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增强群众参与热情,提高专业水平,他主动牵线搭桥,邀请专业老师,开设了群众文化理论和舞台表演等培训课程。工作之余,韦云飞也不忘与群众文化爱好者们围坐一处,就日常排练、场景设计、表演技巧等问题进行探讨,从实践的点点滴滴中挖掘不足,总结经验,力求每一个剧目、每一场演出都能出新出彩、群众喜爱。
韦云飞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做基层文化传播者和实践者,我矢志不渝、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