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乡土 乐动山乡

——记金寨县乡村文化特派员张言魁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25-05-16 10:51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在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花石乡,每当夜幕降临,文化广场上便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村民们或随着《春到大湾》的旋律翩翩起舞,或敲响自制的快板排练《风清气正话廉洁》。这样的文化盛景,在两年前还难以想象。改变,源自一位扎根基层的文化工作者——金寨县乡村文化特派员张言魁。作为海韵艺术培训中心校长、金寨县中央城“小个专”党支部书记兼大别山民歌传习基地负责人,他带着对乡土的热爱,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乐章。

从音乐教师到文化使者

2022年10月,经过层层选拔,张言魁被选派到花石乡担任文化特派员。这位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青年党员,他带着振兴乡村文化的梦想,来到了距离县城100余里的大山里,走进了农家小院。“我是农民的儿子,能用我所学的专业特长为乡亲们做点实事,这让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谈及这份选择时,他的眼里闪烁着朴实和坚定的目光。



因地制宜创新文化服务

面对农村文化工作的特殊性,张言魁创新推出“三时三化”工作法,即在农忙时节推行弹性化服务,将培训课程化整为零,利用晚间、雨歇期开展“微课堂”;在农闲时节实施系统化提升,组织广场舞集训营、民歌传承班等集中教学;在传统节日打造特色化产品,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节点定制《采茶迎春》《月满大湾》等主题文艺活动。这种“因时制宜、分层推进”的工作方法,使文化服务精准契入乡村生活节拍。

白天他穿梭于茶山稻田,晚上七点准时在文化广场架起移动音箱。在节目创编上,他坚持“四突出”原则:突出红色基因,改编《送哥当红军》等革命民歌;突出乡土特色,将采茶号子融入现代舞曲;突出时代主题,创作廉政快板《风清气正话廉洁》;突出群众参与,让普通村民成为舞台主角。这种“土专家+专业范”的融合,让《情怀大湾》广场舞等节目在全县大赛中屡获佳绩。



用艺术点亮乡村振兴路

在张言魁带领下的村级文艺队,已成为当地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2023年大湾村晚勇夺市县“双十佳”,2024年大湾村晚更是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最让他欣慰的是,原本冷清的农民大舞台现在需要提前占座,原先热衷麻将的村民成了文艺骨干,更有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文化氛围,开始考虑回乡发展。

“张老师来了后,我们村会唱歌了、能演戏了,连卖土特产都能编成顺口溜!”大湾村广场舞队长汪大姐的话道出村民心声。在花石乡桃园采摘节上,张言魁指导编排节目在“缘起花石·‘桃’你欢心”花石乡开桃节表演中大放异彩,让特色农产品插上文化翅膀,不仅展现了花石乡的特色产业,更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农旅完美融合。

如今的花石乡,春季采茶歌会、夏季纳凉晚会、秋季丰收诗会、冬季民俗展演以及“四季村晚”等节目全年不断上演。张言魁的手机里存着众多村民文艺微信群,每天闪烁的信息提示,映照出山乡文化的勃勃生机,这位新时代的文化播火者,正用艺术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让大别山的文化基因在传承创新中绽放异彩。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