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红绿交融”文旅尖兵 讲好新时代六安故事——六安市成功举办第三届讲解员培训和比赛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25-10-31 10:21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传承皋城古韵,弘扬时代新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10月29日至31日,由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六安市文物保护中心(皖西博物馆)承办的六安市第三届博物馆、纪念馆和革命文物场所讲解员培训和比赛圆满结束。来自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文物场所及部分村镇、旅行社的近90位讲解员参加培训,旨在通过培训和技能竞赛,不断提升我市讲解水平,为讲好六安故事、传播六安声音,提升“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整体形象注入强劲动力。

一、全力推动,打造文旅融合“金话筒”

六安文旅资源丰富,不缺“看”头,缺“讲”头。开班仪式上,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常婷婷作动员讲话,强调讲解员是城市形象“代言人”,更是地方文化活化利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六安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建设一支政治硬、业务精、服务优的讲解员队伍至关重要。希望全体学员夯实基础、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讲解水平与综合素质,努力讲好六安故事,当好文旅资源的推介官。

二、精准施训,淬炼专业讲解“内家功” 。

本次培训特邀我市党史研究学者、中共一大纪念馆和安徽博物院的资深讲解专家,进行专题授课,课程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为今后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参考和指导。

深挖红色底蕴。党史专家围绕我市辉煌的革命历程、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深入浅出地授课,帮助学员厘清历史脉络,理解六安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为讲好红色故事夯实史实根基。

精研讲解技艺。中共一大纪念馆、安徽博物院讲解专家,结合一线实践经验,从讲解礼仪、语言表达、发声技巧、情感运用、临场应变等多角度,生动展示了让静态的历史“活”起来,让革命文物“说话”的方式技巧,提升学员们的实战能力。

赛事赋能提升。比赛环节,评审专家系统讲解了比赛稿件的撰写要点、舞台表现力提升方法等实用技巧,帮助选手们更好地展示风采、赛出水平。

三、赛场竞技,展现六安文旅“新风采”

10月31日上午,比赛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层层选拔的24位选手齐聚一堂,围绕六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水利文化等主题,展开激烈角逐。赛场上,选手们或慷慨激昂,深情讲述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烽火岁月与英雄事迹;或娓娓道来,生动展现六安非遗文化的守望与传承。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选手们的精彩演绎得以升华,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六安文旅人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最终,比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名。此次比赛不仅是对前期培训成果的有效检验,更是一次全市文博讲解精英风采的集中展示和业务水平的大练兵。

四、红绿交融,谱写文旅发展“新篇章”

六安,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传统悠久,红色资源富集;同时,也是一片绿色的宝库,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是六安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我市强化文旅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一项务实举措,为擦亮“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文旅品牌储备人才、激发活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六安市系统推进文旅强市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作为一项常规赛事,此项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培养了一批六安文化的优秀传承者、绿色发展的生动讲述者、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为美好六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助力文旅服务软实力提升,推进六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