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 “村晚”抚人心——“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金寨县天堂寨镇渔潭村
岁末年关,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下农村新风貌、新气象,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天堂寨镇渔潭村围绕“大地欢歌,美好安徽”主题,成功奏响属于百姓自己的“村晚”乐章,升起了大别山冬日里最抚人心的那道烟火气。
“村晚”,展现文化。如果说“春晚”是让百姓在屏幕外开心,那么“村晚”就是让百姓在舞台上高兴。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生动活泼的舞龙舞狮表演,渔潭村“村晚”拉开帷幕;非遗文化——黄梅戏《夫妻观灯》、川剧变脸《百变脸谱》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尽显华夏风采;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诗朗诵《赞渔潭》,小学生们不仅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更让在场的村民朋友感到骄傲激动;广场舞《吉祥中国年》以欢快的曲风,将传统红灯笼元素与现代广场舞相融合,碰撞出热烈的火花;以当地农民文化、农田景象、农耕用具为主题的创意秀《农耕走秀》,既舞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也秀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村晚”,凝聚乡情。“年味越来越淡了”,近年来,春节间总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更让人怀念儿时过年的期盼和雀跃之情。而今年这场热气腾腾的“村晚”,为乙巳蛇年赋予浓烈的仪式感,它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成为渔潭村浓厚年味儿的生动注脚。从台前节目筹备、排练、演出到幕后的车辆引导、秩序维护、场务服务等,乡亲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前过年都是自家忙自家的,今年办‘村晚’,大家一起忙,好久没这么热闹了,真好!”朴实的言语中流露出新春的欢乐、团结的喜悦。在演出过程中还穿插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产业带头人”等表彰活动,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却是用行动诠释着尊老爱幼、妻贤夫安、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更是通过“村晚”的平台,宣传、引导、激励更多村民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村晚”,助力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不会一蹴而就,唯有一群人汇聚合力、不惧挑战、不断进步、才能谱写乡村发展的华丽篇章。渔潭村“村晚”的圆满成功离不开“三乡人”的合力。扎根本土的“原乡人”,包揽了前期策划、舞台布置、资金筹集、后勤服务等工作,是整场活动中的中坚力量;重返家乡的“归乡人”,以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在筹备过程中建言献策,为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远道而来的“新乡人”,利用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进行推介,不仅提升了渔潭村的曝光度和美誉度,也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了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