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第16号建议答复的函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17-06-29 10:22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淠史杭灌区和五大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打造和宣传六安绿色生态发展品牌”的建议,我委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东南部,横跨江淮两大流域,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的总称,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水力发电、城市供水、航运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实灌面积1000万亩,区域人口1330万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其中:

淠河灌区,位于江淮分水岭两侧,南抵丰乐河及其主要支流张店河一线,北至淮河南岸22.5米等高线,西界淠河,与史河灌区隔河相望,东跨淮南铁路。灌区控制面积7750平方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一在长江流域,其余为淮河流域。

史河灌区,东界淠河,与淠河灌区隔河相望,西与同水源的河南省梅山灌区为邻,南起金寨县江店至六安分路口一线,北抵沿淮25~22.5米等高线。灌区控制面积3526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85万亩,相当于史河灌区内耕地总面积的92%。

杭埠河灌区位于江淮分水岭以南,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地跨巢湖地区庐江和六安地区舒城县、六安市区。东濒巢湖之滨,西至打山渡槽南端,南毗菜子湖,北至丰乐河南岸。

灌区内拥有全市六大水库,分别是金寨县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霍山县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和舒城县龙河口水库,总库容量达70.84亿立方。

全市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

加快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中型泵站更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小水库、小型泵站、小型水闸、塘坝、河沟、中小型灌区等“八小水利工程”为重点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提升改造,不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发挥现有小型水利工程除涝灌溉能力,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施城市河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水利风景区创建、水景观建设、水源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城乡河湖水系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防洪减灾:淠河治理;杭埠河、丰乐河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闸 除险加固;山洪沟治理及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除涝。 农村水利: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小型农田水利 重点县建设;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 水资源水生态:淠河水资源综合利用;中小型水库建设;重点区域河湖水系 连通;重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整治;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达标;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水利项目建设。

以淠史杭灌区跨区域综合治理、大别山区优质水源保护、杭埠河疏浚及万佛湖开发利用、巢湖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扩围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水利一体化。

为此,我委依托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 梅山水库、龙河口水库、白莲崖水库及淠史杭灌区、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横排头枢纽工程等重大治淮水利工程,进一步实施行蓄洪区调整等治淮工程,加快淠河生态经济带、沿淮湿地保护区建设和水库移民搬迁步伐,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管,努力保护水生态,大力传承水文明,积极发展水产业,全力打造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新形象的展示区、可持续发展水文化及水利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别山湖群国家旅游休闲区。

为统筹淠史杭灌区风景区宣传工作,细化灌区风景区旅游推介、设施建设等工作,我委积极与六安市旅游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就有关工作进行规划对接。原由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管理的横排头风景区已交由裕安区,以便与九公寨风景区、苏家埠战役纪念馆及拟建设的大别山湿地公园统一规划管理。红石嘴水利风景区被纳入金寨新城区环境打造、红色旅游及乡村旅游规划。并在建设九里沟水利文化公园基础上改造九里沟水电站,在规划皋陶文化园的同时协调推进杭淠干渠续建改造项目。通过合理有效的整体规划、统一部署,淠史杭灌区风景区开发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2016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省淠史杭管理总局,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皖西日报社、六安广播电视台、市水利局、市文广新局,各县区委宣传部等单位协办,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淠史杭精神”表述语提炼征集活动,最终提炼出 “胸怀大局、牺牲奉献”为“淠史杭精神”。为全方位弘扬这一精神,我委加强灌区展示建设,丰富和完善淠史杭灌区网上展览馆,运用视频、电子读物等全面展示和宣传灌区;加强灌区历史资源整理,灌区创建时期的历史图片已结集付印,《安徽省志·淠史杭灌区志》已编纂完成;加强灌区公益宣传,横排头、红石嘴等重要节点的水利公益宣传标牌已完成,滨河公园内灌区公益系列宣传牌已组织实施;加强灌区宣传谋划,开展了如纪念淠史杭开工六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暨“采风淠史杭”大型采访采风活动、电影《那条河》开机仪式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扩大淠史杭影响。

总之,我委会继续提升淠史杭灌区建设标准和管理水平,做好六大水库的宣传,始终秉持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为建设好生态六安、发展好绿色六安而努力奋斗!

 

 

六安市旅游委员会

2017年5月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