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革命文物主题季在六安正式启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月14日下午,“风展红旗—2025安徽革命文物主题季”启动活动在六安市举行。
此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院、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六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金寨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活动现场红色歌曲合唱、民歌剧《大别山之恋》选段“浴血抗日”,带领大家重温抗战历史。全国“金牌讲解员”胡晓岚、六安市红色宣讲员邵奇带来的红色宣讲,生动展现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与斗争精神。现场还进行了《安徽革命文物故事》赠书及“重走抗战路・致敬胜利日”安徽红色记忆之旅授旗。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安徽抗战主题图片展,实地调研了金寨县大湾村。
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磅发布了《大别山(安徽)红绿交融发展报告》,全面展示了安徽大别山在“红色引领、绿色打底、文旅赋能、全域振兴”发展思路下的显著成果。近年来,安徽大别山地区抢抓国家出台《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省内相关支持政策等机遇,建立“红绿交融” 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体系,打造“红绿+研学”“红绿+农旅”“红绿+康养”等丰富业态,先后共创建国家级品牌193个,建设红绿交融旅游产业集聚区6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有力推动了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
近年来,六安市大力推进大别山红绿文旅融合及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成果丰硕。在规划引领方面,编制《六安市红绿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暨文旅强市建设规划(2025-2030年)》等系列规划,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构建了完善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体系。在红色资源挖掘方面,积极推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革命文物204处,进一步丰富了当地革命文物资源库,为全面保护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一手资料。在红色文化发展方面,投入近2亿元实施200余项革命文物保护提升工程,在多个场馆设立红色专区。打造了民歌剧《大别山之恋》等一系列红色文艺精品,连续举办八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在文旅产业升级方面,大力实施景区“提标进阶”,大湾景区等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53个,其中红色主题旅游景区14个。金寨县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创新打造“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品牌,大型抗战实景剧《大别山传奇》已演出1000余场,吸引60万人次观演。持续推出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7月全市共接待游客46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8.6%和13.5%。
安徽革命文物主题季选择六安,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六安市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动红绿文旅融合向更高水平迈进,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强大生命力,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和高品质旅游强省贡献六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