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皖西民间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金安区翁墩剪纸为例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16-05-20 00:00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六安,别称“皋城”。位于安徽省西部,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历史悠久。因舜封皋陶于六(Lù),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六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六安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六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化保护、文化精品、文化展示三大工程,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六安非遗的现状

近几年来,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到现在为止,六安市有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有26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43个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以翁墩乡为例。近年来,翁墩乡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走“文化立乡”之路,找准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清思路,依托深厚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激发文化活力,发展文化经济,乡村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注重氛围改变。在集镇新区建设翁墩乡文化大道,打造剪纸艺术一条街,引导剪纸专业户集中到一起,逐步完善从作品创作、设计、制作、装裱、销售到旅游观光的剪纸产业链。

二是注重技艺研讨。在乡文化站成立了翁墩乡农民剪纸艺术协会,目前会员已经超过50人。按照10天一次的频率定期组织剪纸创作者进行技艺研讨交流,力求改变以往民间床头炕沿式的自发性研讨传袭。

三是注重文化传承。在全乡中、小学校,开设以剪纸艺术教育为内容的兴趣班,每周一节课,由剪纸技艺传承人亲自授课,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剪纸艺术情趣,把文化融入教育,通过教育传承文化,着力培养剪纸创作者后备队伍。

四是注重文化交流。翁墩乡积极参与全国各地剪纸展览、非遗展览等各种大型展会和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主动赠送精美剪纸给政商界精英人士,同时也经常邀请外界各方人士到翁墩考察指导。去年8月,韩国江原道艺术代表团到翁墩就剪纸艺术开展现场交流。

二、六安非遗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保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六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等,而文物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实物遗存,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因此这些问题将会导致一批优秀的非遗项目濒临失传。同样以翁墩剪纸为例。虽说在当地政府的极力扶持下,翁墩剪纸已经拥有了如此多的光环,但是翁墩剪纸的知名度还不是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翁墩剪纸虽然被各种媒介宣传报道过,但是仍未形成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首先,在公园或者风景旅游区等人群集聚区几乎从未有过翁墩剪纸作品展,而展出翁墩剪纸的博物馆参观人数并不多,因此翁墩剪纸的品牌知晓率不高。其次,翁墩乡只有文化站内有悬挂部分剪纸作品,其余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展厅用于介绍翁墩剪纸的历史及展出优秀剪纸。最后,对于想要了解翁墩剪纸的人们,可以接触到的关于翁墩剪纸的材料过少。对于翁墩剪纸实物,人们只有去博物馆或者翁墩乡文化站;对于翁墩剪纸相关材料,各大搜索平台给出的简介也仅有起源和特色,寥寥几句无法给翁墩剪纸详细清楚的介绍。甚至在搜索六安的时候,简介里的特产和文化方面也没有介绍六安的非遗项目。对比一下蜀绣,各大搜索平台对于蜀绣的介绍,从蜀绣的历史、传奇、渊源到工艺特点、蜀绣针法、蜀绣的保护和传人,详细全面,与翁墩剪纸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是缺乏商品化观念。翁墩剪纸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链。游客数最多的六安特产店以及六安各个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商店里基本没有翁墩剪纸。对于想要购买翁墩剪纸的消费者,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没有提供任何购买渠道。仅仅通过商业馈赠,人群接触面太小。

三是投入力度不够。地方政府对翁墩剪纸的经费投入不足,剪纸艺术一条街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挥其作用。从事剪纸行业人数少、前途渺茫,生活无法保证,导致剪纸艺术传承人缺乏,如此下来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这项非遗失传。

三、针对非遗提出的建议

与翁墩剪纸一样,六安烙画制作技艺、霍山根艺书法、夏氏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等,也是六安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知名度低,继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前程渺茫,不足以养家糊口。六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为此建议:

一、多方位并行 增加非遗知名度

1、举办联合展览。从2006年开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建议在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可以在六安的各个公园、广场、商场举办“翁墩剪纸+六安烙画”艺术展,以及“霍山根艺书法+夏氏一品斋毛笔”书法展。增强社会氛围,让更多地人知道并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宣传这些非遗的收藏价值,并设置专门的纪念品专柜。

2、将非遗商业化。可以与各个装潢公司合作,为商场、酒店甚至是公交站台打造充满六安传统韵味的装修风格。也可以结合旅游业,将翁墩剪纸、六安烙画、一品斋毛笔等制成各种旅游纪念品和艺术欣赏品,摆放在六安特产店以及六安各个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商店供游客选购。

3、加大宣传力度。在六安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出站口等地方竖立大型广告牌宣传六安非遗项目。在公交车、客车车身做六安非遗的广告。人们开车时喜欢听电台,可以在电台上宣传六安非遗。

4、在六安各个中小学开设非遗手工课。翁墩乡已经开始在全乡中小学开设剪纸课,由剪纸艺人授课。这一做法可以在金安区乃至六安市普及,可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情趣,也有利于孩子们从小了解六安非遗文化。

5、制作六安非遗宣传短片。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向大众展示翁墩剪纸、六安烙画等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也可以制作动画短片为孩子们介绍六安非遗的历史和传承。短片可在电视台或者沃尔玛、中心广场大屏幕播放或穿插进六安的旅游宣传视频中。

二、借力互联网 实现“互联网+非遗”

虽说对于这些非遗来说,培养人才是关键,但是如果这一行没有一个光明的前景,相信这些非遗的传承人会越来越少,不久的将来六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面临消失的危险。而现如今,互联网可谓“无孔不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会获得创新发展的机会。

一是开发“非遗博物馆”APP。将六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发展,制作特色,个人作品,传承情况等一一详细介绍,同时可以以图文和视频等方式呈现关于六安非遗的制作过程,从而让广大群众可以多渠道地了解六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开发微信公众号“非遗博物馆”。在六安市博物馆内为每一个非遗展区和展品开发设计独立的二维码,市民和游客在线下参观和游览的时候,可通过扫描展区或展品二维码的方式,更详细地了解六安非遗,其内容可以同步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进行分享。同时搭建微商城平台,方便市民和游客了解非遗文化以及精品展示的同时,方便快捷地购买非遗艺术品。

三是结合淘宝天猫等网上购物平台,拓宽消费者购买渠道。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个性化定制工艺品。真正实现线下体验,线上购买。

四是利用微博积极宣传六安非遗。可开设“六安非遗”专属微博账号,定期更新六安非遗的历史传承、制作过程以及优秀作品展览。举办联合展览之前,可提前在微博平台放出预告片,请微博大V帮忙转发,让更多公众知晓活动具体时间地点。

三、健全产业链 实现精准扶贫

一是政府负责为非遗打开市场。例如可以在各个旅游推荐会旁设置非遗展台,并向大众介绍“非遗博物馆”app以及张贴“非遗博物馆”微信号的二维码。可以通过“扫一扫”送剪纸、送毛笔,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还可以与百大金商都、白云商厦等合作。实行积分兑换珍藏版翁墩剪纸、六安烙画、霍山根艺书法等六安非遗,从而扩大这些非遗项目的需求量,为民间艺人增收。

二是鼓励农村妇女兼职剪纸艺人。居家就业是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最佳方式。开展“送技术进村”活动,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尽量不耽误农村妇女们在正式转入剪纸艺人之前的其他劳务。对于通过培训后的职业技能考核的学员,便可以转为剪纸艺人,接收订单生产。

三是鼓励未就业人员积极参加政府开展的就业培训会。主要培训网店客服以及售后服务人员,为网店的开业做好准备。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