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多措并举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
霍山县将“群众自娱自乐、政府引导服务、打造特色文化、弘扬健康向上”作为主题,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上,坚持做到“四抓”:
一抓文化阵地,夯实活动基础。该县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夯实文化设施。在城区,先后建成了文峰公园、文庙东西广场、红源广场、淠阳湖公园、淠河景观带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维修改造“三馆”,霍山文庙成功争创国家AAAA旅游景区,县文化馆和县图书馆通过国家三级馆评估验收。去年8月开工新建“三馆合一”的霍山县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完成县多功能影剧院项目土建工程。在农村,全县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和农家书屋159家,实现全覆盖。公共电子阅览室17个,农民文化乐园试点省级3个、市级3个、县级3个,建设美好乡村省级重点示范村农民文化广场21个。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新建和完善,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
二抓广场文化,打造活动品牌。 早在2010年8月该县举办了“首届广场宣传月”,多年来发挥广场文化牵引作用,使之成为市民生活的乐园。现在的霍山城区每天都有20余支文艺表演队伍活跃在文化广场,上演着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健身舞、腰鼓、扭秧歌、太极拳等好剧。该县乡村的乡镇政府大院、村文化活动室、群众休闲广场、校园操场等处,处处活跃有群众文艺表演身影。积极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该县从业务上进行经常性帮扶,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助力,发放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61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74万元,持续协调解决团队开展活动遇到的问题。霍山广场文化逐步打造成为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从电视屏幕前,从麻将桌上走进文化活动中,成了新“四有”人(有活动不衰老、有健康不生病、有标杆不落伍、有交流不孤单)。
三抓社团文化,弘扬优秀传统。为努力弘扬优秀地域传统文化,该县扶持成立了“大美西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西山农民艺术协会”、“佛子岭民俗艺术团”、“衡西艺术团”、“黄梅戏协会”等22家民间文艺社团,其中有7家社团获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各类文艺社团日常为群众提供了地域特色文化以及健康向上的文艺表演活动,有力弘扬了优秀传统,成为充实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特色活动的生力军。
四抓节庆文化,擦亮活动品牌。该县利用“元旦”、“十一”等重大节庆,与企业、社区、协会、社团联合开展纪念性演出和节庆文艺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兴办群众文化活动,精心组织、编排打造诸如“美好乡村欢乐行”、“春节文化周”、 “元宵灯会”、 “广场舞展演”、“黄芽茶文化节”等一批具有霍山鲜明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