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促进研学旅游发展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金寨县文旅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1-05-10 15:39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金寨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寨时强调的“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讲话精神,深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两湖”资源优势,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讲好金寨故事、做优研学教育,促进研学旅游健康发展。金寨县南溪镇立夏节起义旧址、红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长江河旅游风景区等15处景区和纪念设施入选2019年安徽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2020年5月,金寨县“两园一院”(红军纪念园、金寨革命烈士陵园<红军广场>和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研学旅游基地入选安徽省十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020年金寨红色文化教育研学营地被评为“长三角红色旅游示范基地”。2020年,全县红色(研学)旅游共接待游客320.03万人次,创综合收入13.25亿元。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差异性研学游。金寨以其独特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被国家红旅办确定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是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核心区,也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研学中讲好金寨故事。一是先后推出红色图书和红色影视作品50余部,先后编写出版了《金寨革命史》等20多套红色书籍,大型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于2021年初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推出。二是“两园一院”充分利用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园、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等红色纪念场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员,开发不同的课程,制定学习时长,明确研学方式,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受教育学习者100万人次以上,举办革命传统教育讲座200场次以上。三是扎实开展红色文艺创作与研究工作,在舞蹈、音乐、小品等艺术门类方面均获得省、市级奖项。创作戏剧、小品类作品十篇、歌曲类作品21件、图书出版类作品六部。进一步丰富研学旅游红色文化内涵,增强理想信念。

注重研学线路开发,丰富研学游产品多样性。金寨拥有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分园区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3家。精心编排研学旅游线路3条。一是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的研学旅游;以大湾村、小南京为主线的乡村研学旅游;以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天马自然保护区、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等为主线科普研学游。二是“红、绿、蓝”线路融合开发,如:两天一夜的研学旅游追忆革命历史,弘扬红色精神活动。金寨红军广场、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汤家汇红色小镇;参观新中国第一高坝----梅山水库;重走红军路---体验红军精神的行程。积极开发设计重走红军路、现场体验、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等体验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规范研学旅游市场,鼓励专业化发展。一是连续举办6期导游讲解员(红色讲解员)培训班,平均每期培训400人次,规范导游讲解员解说标准,讲好金寨故事。二是鼓励专业机构发展。如针对红色七月,旅游公司设计了 2条以红色拓展和红色旅游为主的特色产品,通过体验式红色拓展(走一走红军路)、专题教学(听一听红色故事)、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音像教学(唱一唱红军歌)、互动访谈(走进光荣院慰问老兵)、社会实践(走进大山深处)、扶贫支教(走进留守儿童小学)、红色研学(让城市的孩子与山里娃结对)等系列服务。三是充分利用了金寨县厚重的红色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的优势,完善各个展馆、基地、农家乐、酒店、景区、旅游公司等单位合作,形成一个以红色历史文化带动生态旅游的红色旅游产业链。四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大执法力度。2020年组织开展文旅市场执法检查80余次,在景区、学校、社区开展旅游安全宣传活动10场,进一步规范研学旅游市场,确保研学旅游市场良好健康发展。

强化宣传推介,扩大研学旅游市场知名度。加大对金寨红色研学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扩大金寨红绿结合的旅游产品在全国市场的感召力和美誉度。2018年利用在河南、江苏、福建等全国重点客源城市举办的旅游推介会,宣传推介我县旅游资源。与人民网、新浪网、中安在线、今日头条等媒体达成线上线下合作,宣传金寨旅游形象。2019年举办首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全国红色越野跑,挺进大别山、重走红军路,千人同唱《八月桂花遍地开》红色歌曲等红色文化旅游活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和红色微电影盛典等节庆赛事活动,其中,红色基因“七进”活动受众5万余人次。2020年与庐江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了2020“庐江•金寨”文旅资源联合推介会、参加六安市文旅局在广东和上海举办的文旅推介会等活动。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