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入选2025县域文旅融合100强榜单
近年来,金寨县立足县域丰富的三色旅游资源,精心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进一步擦亮“两源两地”红色文旅品牌,开创了金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等荣誉称号。近日,金寨县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榜单”,位列第58位。
培育新业态,开创“文化+”新模式。争取上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5亿元,实施了100多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创建了4A级景区大湾景区,3A级景区汤家汇红旅小镇和斑竹园红色小镇。积极推进一乡一宿项目建设,活化利用县级文物建筑将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八湾古民居打造为八湾堂民宿,利用列宁小学旧址建成夏清·沧海桑田民宿,改造苏维埃政府旧址为春山·湾留居民宿,让旧址成功变身为特色民宿,假日期间“一房难求”。
建设新场景,营造红色教育新体验。采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文物实物、动态视频、油画雕塑、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对六霍起义纪念馆等文保单位进行布展,增强红色文化体验的时代性和现实感。建设沉浸式的体验项目。立足熊家河等研学基地,开发了10条独具特色的研学精品线路,通过红色拓展(走一走红军路)、专题教学(听一听红色故事)、音像教学(唱一唱红军歌)、社会实践(走进大山深处)等系列方式,打磨“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精品课程。
打造新矩阵,拓宽文旅营销新路径。出版《金寨革命史》等30余本红色书籍,创作《立夏烽火》《守望大别山》等红色文艺作品,拍摄《上将洪学智》《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影视作品。开展红色基因“七进”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锤炼”的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借助凤凰网、中国网、网易安徽等媒体的定向推送机制,进行“精准营销”,文旅融合发展成效被新华社、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